欢迎访问《渔业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 分享到:

渔业研究, 2022, 44(2): 178-186 DOI: 10.14012/j.cnki.fjsc.2022.02.009

论文与报告

山东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现状及发展建议

李凯,

山东省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总站,山东 济南 250013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 of green and healthy aquacul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

LI Kai,

Shandong Fisheries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s Conservation Center,Jinan 250013,China

收稿日期: 2021-11-29  

Received: 2021-11-29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李凯(1984-),男,工程师,研究方向:生态渔业.E-mail:leekai1984@foxmail.com

摘要

为深入推进山东省渔业高质量发展,在汇总分析各地市渔业统计数据基础上,结合实地走访调查,对山东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模式的总体规模、区域分布、经济效益进行了概括总结,剖析了“十三五”期间山东省水产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全省水产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山东省; 水产绿色健康养殖; 高质量发展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ishery in Shandong Province,based on the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fishery statistical data of all the cities,combined with investigations,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overall scale,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technical model of green and healthy aquacul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and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aquacul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s-Plan period.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peed up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aquaculture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 Shandong Province; green and healthy aquacultur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PDF (1101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李凯. 山东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现状及发展建议[J]. 渔业研究, 2022, 44(2): 178-186 DOI:10.14012/j.cnki.fjsc.2022.02.009

LI Kai.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 of green and healthy aquacul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J]. Journal of Fujian Fisheries, 2022, 44(2): 178-186 DOI:10.14012/j.cnki.fjsc.2022.02.009

“十三五”期间,山东省水产养殖业平稳健康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省海、淡水养殖产量分别达514.1×104 t和101.0×104 t,养殖面积分别达58.0×104 hm2和16.4×104 hm2,渔业人口157.6×104人,从业人员131.4×104人,稳居全国前列[1]。在稳定养殖渔业生产、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增加渔业经营主体收入基础上,山东省根据各地实际,积极探索、推广工厂化循环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稻渔综合种养、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盐碱水绿色养殖等一系列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充分发挥水产养殖业生态服务功能,在打造新的渔业经济增长点同时,有力助推渔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目前,有关山东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的整体性调查和分析尚属空白,本研究根据山东渔业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结合相关工作调研数据,针对全省主要绿色健康养殖模式的数量规模、区域分布、经济生态效益进行概况分析,以期在总结“十三五”发展经验基础上,为山东省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1 山东省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现状

通过近年来试验、示范和推广,山东省在海、淡水养殖领域均形成了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在海水养殖领域,山东省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模式、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模式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淡水养殖领域,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盐碱水绿色养殖模式的推广力度较大,成效较为显著。此外,大水面生态增养殖模式、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和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模式在部分地区正开展探索性试验。

1.1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概况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是利用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残饵、粪便以及氨氮、亚硝酸氮等有害物质,再经脱气、增氧、调温和杀菌消毒后输回养殖池,实现全部或部分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2-3]。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以养殖用水净化后循环利用为核心特征,节电、节水、节地,符合当前国家提出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需求[4-6]

目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在海、淡水养殖中均有所应用。海水养殖中工厂化养殖产量15.8×104 t,养殖水体1 242.9×104 m3,其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产量7 210 t,养殖水体25.1×104 m3,占工厂化养殖的比重分别为4.6%和2.0%。淡水工厂化养殖产量6.6×104 t,养殖水体507.7×104 m3,其中工厂化循环水产量1 200 t,养殖水体3.6×104 m3,循环水产量和水体占淡水工厂化养殖比重分别为1.8%和0.7%。工厂化循环水主要应用于大菱鲆(Psetta maxima)、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半滑舌鳎(Areliscus semilaevis)、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 managuense)的养成以及皱纹盘鲍(Areliscus semilaevis)等品种的苗种和虾苗标粗。

山东省运行中的工厂化循环水设备总量约为105套,总投资额1.2亿元,主要分布于烟台莱州市、海阳市、青岛黄岛区、胶州市、西海岸新区、日照东港区、威海荣成市、文登区、环翠区、滨州博兴县、东营广饶县等区域[7],作为龙头企业,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和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实际生产中,水体循环利用率基本在90%~95%之间。全省海、淡水工厂化循环水平均养殖密度分别为28.7 kg/m3和33.8 kg/m3,单位水体生产力分别是流水养殖的2.3倍和2.6倍。“十三五”期间,根据环保要求,在全面取缔燃煤锅炉后,地源热泵温度调控技术和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材料(EPS模块)在循环水养殖中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能源消耗,产生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8-9]

1.2 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概况

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Integrated multi trophic aquaculture,IMTA)是在同一养殖空间(池塘和浅海)内合理搭配不同营养层级、养殖生态位互补的动植物(如投饵类动物、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和沉积食性动物等),实现水质调控、营养物质循环利用、生态防病及质量安全控制,在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减少养殖废物排放[10-12]。“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形成了“海水池塘虾-蟹-鱼-贝-参多品种生态混养”和“基于大型藻类的贝-藻-参浅海多品种立体养殖”两种类型,已分别在日照、潍坊、滨州、威海等地获得广泛推广,后者已拓展至近海50 m等深线[13],并达到了产业化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14-16](表1)。

表1   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代表模式及规模分布

Tab.1  The typical model,scale and distribution of IMTA

类型
Types
代表模式
Typical model
分布区域
Distribution
面积/hm2
Scale
海水池塘虾-蟹-鱼-贝-参多品种生态混养
Multi species ecological aquaculture of shrimp-crab-fish-shellfish-sea cucumber in seawater pond
对虾-三疣梭子蟹-菲律宾蛤仔-半滑舌鳎日照东港区600
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潍坊昌邑市400
南美白对虾-三疣梭子蟹-缢蛏滨州沾化区350
对虾-海参威海文登区400
日本对虾-菲律宾蛤仔-海参威海高区150
基于大型藻类的贝-藻-参浅海多品种立体养殖
Multi species three-dimensional aquaculture of shellfish-algae-sea cucumber in shallow sea based on large algae
海带-龙须菜-虾夷扇贝-皱纹盘鲍威海荣成桑沟湾、爱伦湾、烟台长岛3 500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海水池塘多品种生态混养模式通过合理搭配养殖物种,促进营养物质充分利用,提高养殖效率,增加了养殖总产量。以日照“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半滑舌鳎”为例,实现日本对虾产量630 kg/hm2、三疣梭子蟹产量2 400 kg/hm2、菲律宾蛤仔4 665 kg/hm2、半滑舌鳎180 kg/hm2,单位产值29.3×104元/hm2,纯收入达到22.9×104元/hm2[17]。威海桑沟湾“海带(Laminaria japonica)-龙须菜(Asparagus schoberioides)-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皱纹盘鲍”模式中,平均产量海带达27.4 t/hm2、龙须菜66.0 t/hm2、虾夷扇贝31.5 t/hm2、皱纹盘鲍18.4 t/hm2,产值38.7×104元/hm2,纯收入10.5×104元/hm2。该技术模式具有显著的固碳作用,据测算威海市通过该模式,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约45×104 t,相当于2 990.5 hm2森林[18],并且其每年生态服务价值是(1.36~1.38)×104元/hm2,与单一品种养殖的价值比为(1.68~2.85)∶1[19]

1.3 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概况

深水抗风浪网箱(Deep-water anti-wave cage)亦称离岸网箱,是指放置在低潮位水深超过15 m且有较大浪流的开放性水域、在离岸3 n mile外岛礁水域或养殖容量较大、具有较强的抗风浪、海流能力(可抗击12级台风的袭击)的海水网箱[20-21],一般由网箱框架、养殖网衣、锚泊系统及配套系统(水质监测、自动投饵等机械)四部分组成,集成了新材料技术、防海水腐蚀技术、抗紫外线技术、鱼类育种技术、水产养殖管理技术等多门类综合技术,是一种高新技术产业[22]

山东省把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作为渔民转产转业和减轻近海环境压力的重要举措,现已建成烟台长岛、青岛胶南和荣成寻山等几个深水网箱养殖基地。目前全省沿海发展HDPE深水抗风浪网箱约1 740个(图1),养殖水体约1.7×106 m3;主要分布在烟台、青岛、日照和威海4个地市,养殖品种以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和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为主,配套养殖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红鳍东方鲀、斑石鲷和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modestus)等。单位水体养殖产量为2.5~7.5 kg/m3,扣除生产费用后,许氏平鲉和鲈鱼的单位水体纯收益分别可达约18元/m3和25元/m3

图1

图1   山东省HDPE 网箱数量分布

Fig.1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HDPE cages in Shandong Province


2017年后,山东省深水抗风浪网箱向大型化、智能化、规模化方向快速发展,一批深远海网箱在烟台、日照、威海等地的冷水团海域陆续投入生产[23](表2),在创新驱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背景下,水下锚泊导缆装配、网衣检测及网具优化、渔业互联及智能监控等一批先进技术的应用,引领了水产养殖从近海向远海的拓展。

表2   山东省深远海大型网箱规模及分布

Tab.2  The scale and distribution of large cages in far-reaching sea of Shandong Province

网箱名称
Cages name
养殖水体/m3
Volume
养殖品种
Species
设计年产量/t
Design annual output
地点
Position
深蓝1号Shenlan 150 000大西洋鲑1 500日照以东150 km海域
哨兵号Shaobing3 000大西洋鲑20 000威海以北50 km海域
蓝鑫号Lanxin60 000大西洋鲑20 000威海褚岛以北55 km海域
长鲸一号Changjing 160 000许氏平鲉1 000烟台长岛大钦岛海域
长渔一号Changyu 15 000鲈鱼100烟台长岛南隍城岛海域
耕海一号Genghai 127 000鲈鱼150烟台莱山区海域
国鲍1号Guobao 127 000鲍鱼、海胆120烟台长岛南隍城岛海域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1.4 盐碱水绿色养殖概况

盐碱水绿色养殖模式(Saline-alkaline green aquaculture)是一种以渔业开发为基础,以生态治理为目标,在盐碱区域开展复合生态构建工程,建立“以渔降盐、以渔治碱、种养结合”的盐碱渔农综合利用模式,该模式不仅不与种植业争夺水土资源,而且可以有效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形成新的生产力[24]

目前,山东省共有盐碱地5 926.7 km2,占山东总面积的3.8%。集中分布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东营、滨州,其面积分别达2 263.3 km2和1 619.3 km2,两地盐碱地面积占全省盐碱地面积的65.6%[25]。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较为成熟的养殖模式为“上农下渔”渔农综合利用模式,该模式采取“挖池抬田、以渔改碱”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技术,构建“池塘-台田-排碱沟”综合生态系统,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大宗淡水鱼等水产品,台田种植作物或养殖畜牧。此外,通过对台田浇灌、雨淋,土壤中盐碱随水侧渗入池塘,再通过池塘排水将大量盐碱水排出,可使盐碱度降至0.2%。目前该模式已开发约1 350 km2,约占全部盐碱地的22.8%。盐碱水主要利用模式包括上粮下渔型、鱼鸭混养型、上藕下虾型、鱼藕混养型、鱼草模式等[26]。探索出“南美白对虾‘135’二茬分级接续养殖技术”,实现了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一年二茬常态化养殖,在有效规避虾病集中暴发期的同时,减少了养殖污染[27]

1.5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概况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In-pond raceway system,IPRS)是通过借鉴美国集约型池塘水产养殖技术,并结合我国各地池塘条件转化升级而来,集成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生物净水技术、高效集污技术等于一体的新型池塘养殖模式。该模式主要原理是在3%~5%的池塘水面建设具有气提推水增氧和集排污装备的水槽作为养殖区,进行高密度流水养殖,主养鱼类产生的残饵粪便在水槽末端通过废弃物收集装置从系统中移除并加以再利用;其余95%~97%的水面作为净化区,通过套养滤食性鱼类、生物浮床、微生态制剂等措施进行生物净化处理,以实现养殖周期内养殖尾水零排放或达标排放[28-30]

山东省自2017年引进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后,在济南、淄博、济宁、泰安、临沂、东营、聊城和菏泽8个市开展,已完成建设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流水养殖槽142条、流水槽养殖水体31 250 m3、覆盖池塘148.3 km2(表3)。养殖品种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主,同时涵盖鲤鱼(Cyprinus carpio)、乌鳢(Channa arg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罗非鱼、斑点叉尾鱼回鱼(Ictalurus Punetaus)、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鲂鱼(Megalobrama terminalis)等品种。外塘放养一般为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流水槽以水泥和玻璃钢结构为主,部分采用钢结构加帆布。流水槽单位产量在42~190 kg/m3之间,产值为540~1 050元/m3。形成了以济宁微山县为代表的“IPRS+采矿塌陷地治理和开发”模式、临沂费县为代表的“IPRS+渔业技精准扶贫”模式和泰安东平县代表的“IPRS+池塘升级改造”模式[31]

表3   山东各地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规模

Tab.3  The scale of IPRS aquaculture in Shandong


City

County
水槽
数量/条
Quantity
材质
Material
养殖品种
Species
面积/hm2
Area
济南Jinan商河3水泥草鱼、黄颡鱼2.0
淄博Zibo文昌湖区2帆布鲢、鳙育苗3.3
高青6水泥大口黑鲈、斑点叉尾鱼回13.3
桓台16水泥罗非鱼、荷包红鲤12.7
临沂Linyi费县13玻璃钢锦鲤、草鱼、罗非鱼、斑点叉尾鱼回、鳜鱼33.3
菏泽Heze东明3水泥脆化鲩2.0
东营Dongying利津3水泥罗非鱼、黄金鲫1.7
聊城Liaocheng阳谷7玻璃钢黄河鲤、草鱼、鲈鱼、斑点叉尾鮰14
东阿3水泥黄河鲤2.7
莘县3水泥草鱼3.3
济宁Jining微山63水泥草鱼、鲤鱼、乌鳢、斑点叉尾鮰46.7
泰安Taian东平20水泥黄河鲤13.3
合计Total-142--148.3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1.6 稻鱼综合种养概况

稻鱼综合种养是在传统稻田养鱼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渔业新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是指利用稻田浅水环境,应用生态位、食物链等生态学原理以及现代技术手段,对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改造,实现水稻与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的共生互利,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的现代生态养殖模式,具有稳粮、促渔、增收、提质、环境友好、发展可持续等多种生态系统功能[32-34]

“十三五”期间,山东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快速增长,由2016年的1 527 hm2增长至2020年的5 035 hm2,增长2.3倍;水产品产量由2016年的2 061 t增至2020年的8 842 t,增长3.3倍(图2)。种养模式主要有“稻-蟹”、“稻-虾”、“稻-鳅”、“稻-鳖”四种模式,主要分布在济宁市的鱼台县和任城区,其面积为3 583 hm2,占全省总面积的71.2%,水产品产量为6 845 t,占全省总产量的77.4%。综合全省情况,水稻平均单产6 300~9 750 kg/hm2,与单种水稻提高600~1 050 kg/hm2,水稻平均增收1 050~7 500元/hm2。水产品增收(1.5~6.3)×104元/hm2。综合经济效益达到(1.95~8.70)×104元/hm2,效益增加18%~22%。发展出以淄博市高青县蓑衣樊村为代表的“种养-休闲-观光三产融合模式”,以滨州市为代表的“盐碱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以济宁市鱼台县为代表的“丰谷模式”[35]

图2

图2   山东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及产量

Fig.2   The area and production of integrated farming of rice and aquacul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


2 山东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存在的问题

2.1 法律法规尚需完善

绿色健康养殖是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其法律基础尚不牢固。《渔业法》自1986年颁布以来,曾于2000年进行一次大修,之后20多年没有再进行过实质性修改。现行渔业法主要关注保护渔业资源,对绿色健康养殖关注较少,在法律责任、渔政执法、制度配套等方面存在不少空白和问题。2019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同意、专门针对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纲领性文件,但其仅具有指导性意义,绿色健康养殖在法律法规层面缺乏保障。

2.2 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渔业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的应用客观上还受限于养殖者意识、经济效益、管理水平等因素,其应用规模较小,仅适合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的龙头企业。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规模仅占工厂化养殖的1.85%,多营养层级养殖技术仅占海水筏式养殖和池塘养殖的2.43%,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仅占淡水池塘的0.13%,稻鱼综合种养仅占稻田面积的3.75%。其推广普及率较低,很重要的原因是基础设施投入较高,部分技术模式涉及基础设施改造,工程量较大,投资回收周期较长,一般养殖主体难以承受,当前阶段多是通过项目补贴等形式开展试验示范。

2.3 养殖品种制约发展

目前,大部分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的养殖品种价格较低,生产利润率不高,加之前期较高的基础投资,其经济效益和竞争力难以凸显。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中,大部分养殖户选择草鱼、鲤鱼、鲫鱼等低价格的大宗淡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以大菱鲆为主要养殖品种,近年来,大菱鲆出塘价格为43.6~55.6元/kg,仅略高于成本价[36];稻鱼综合种养中,小龙虾价格在“十三五”后期也有所下降[37]。养殖品种雷同,市场竞争加剧制约了生产效益的提升。不仅现有养殖生产单位投资回收压力较大,同时也难以吸引社会资本的后续投入。

2.4 基础研究较为薄弱

各类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环节、重要养殖装备方面亟待完善,相关技术模式的标准体系还未建立完整。以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技术为例,在水槽规格、水体流速、投苗密度、集污处理等方面缺少数据支撑和规范标准,生产者主要依靠自身养殖经验进行设计运行,导致其在污染物收集方面的技术优势难以体现,粪污收集率普遍在30%~40%之间,远远低于70%的最优设计数值。多营养层级生态养殖模式中,缺乏对系统内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各养殖单元相互作用机理的深层次理论阐释,在淡水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与海水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研究上也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38]

2.5 内生发展动力不强

目前,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主要来自于政府层面(包括推广机构、科研院所)的推动,由于健康生态养殖对水质环境、饵料质量、鱼药使用等方面要求比较高[39],部分技术(如工厂化循环水、深水抗风浪网箱)基础投入较大,涉及土建工程投入较大(如稻渔综合种养、盐碱水绿色养殖),而无公害水产品与普通水产品又没有形成太大的价格差距,近年来水产品养殖利润空间持续低迷,从经济利益角度看,大部分经营者发展健康生态养殖的意愿较低。

3 山东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建立完善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法律法规体系

在推进渔业法修订的基础上,尽快制定颁布渔业绿色健康养殖相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重点在渔业设施、生态环保、法律责任等方面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在加强法制建设过程中,既要合理地强化渔政机构的职能,又要加强对渔政机构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更要保障渔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使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加强普法宣传,提升从业者的法治意识。

3.2 通过龙头企业开展示范推广

“十三五”期间,山东省渔业企业快速发展,龙头企业的数量虽然占全部经营主体数量的1.3%,但养殖面积占全部养殖面积的34.9%,与其他养殖主体相比,渔业企业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具有一定的科技研发实力,能够有效抵御养殖生产和市场波动的风险[40]。渔业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对实现全省渔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执行层面看,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的推广必然要依托龙头企业,将龙头企业作为试验示范基地,从服务、技术、资金以及相关政策方面对渔业龙头企业进行扶持,辐射带动当地养殖户、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应用。

3.3 建立完善水产健康养殖标准体系

渔业标准化是现代渔业基础性工作,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41-42]。标准体系应涵盖养殖管理通用标准,以及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链条构建的综合性标准[43]。重点开展养殖尾水排放及尾水治理配套标准体系研究;标准化池塘改造与建设、智能化和信息化养殖装备等配套标准体系研究;水产动物疫病防控标准体系研究;陆基循环水养殖、近海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盐碱水养殖等专项标准研究等。逐步加大团体标准的研究投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标准宣贯活动,积极探索建立标准实施推广激励机制。

3.4 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在全国范围内,山东省渔业科技总体水平居偏上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贡献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44]。为更好地发展绿色渔业,应整合各级科研力量,在全省范围内选择渔业科研机构相对集中的区域,通过搭建渔业科技研究平台,对渔业科技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借助整体优势,紧密跟踪市场需求和绿色渔业科技发展热点,重点针对优良抗逆品种培育及繁殖技术、清洁生产和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设施渔业”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进行重点集中攻关。建立完善渔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形成“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中心-科研中试示范基地-科技市场”的完善流畅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

3.5 加强渔业从业人员技术培训

通过组织实施技术培训,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业从业队伍,在推广技术培训时,应开展调研,摸清需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准培训,并且从科学技术需求、养殖经营信息需求、法律法规和保险知识需求、经营管理知识需求、精神文化需求五个层次开展[45],做到因地制宜与因季制宜相结合,坐诊式培训与巡诊式指导相结合,注重传统现场培训与现代互联网培训相结合[46],进而增加有效沟通,减少强制,让从业者积极参与,为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服务。

参考文献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2016—2020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1.

[本文引用: 1]

刘鹰.

海水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 13(5):50-53.

[本文引用: 1]

倪琦, 雷霁霖, 张和森, .

我国鲆鲽类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研制和运行现状

[J]. 渔业现代化, 2010, 37(4):1-9.

[本文引用: 1]

陈军, 徐皓, 倪琦, .

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研究报告

[J]. 渔业现代化, 2009, 36(4):1-7.

[本文引用: 1]

王峰, 雷霁霖, 高淳仁, .

国内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研究进展

[J]. 中国水产科学, 2013, 20(5):1100-1111.

[本文引用: 1]

Timmons M B, Ebeling J M.

The role for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

[J]. AES News, 2007, 10(1):2-9.

[本文引用: 1]

史筱飞.

山东省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

[J]. 渔业研究, 2017, 39(5):403-410.

[本文引用: 1]

本文采用现代情报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以宏观的综合分析为指导,概述了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在世界、中国及山东省的发展现状和态势。同时,通过应用专利检索和专利分析方法分析得到了国内外及山东省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研究热点,找出了山东省与国际研究热点的差距,包括养殖水体净化工艺、养殖水体温度调控和养殖池结构设计等单元。最后,基于文献搜集加工与实地调研,结合专利分析结果,指出了山东省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发展山东省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对策与建议,为山东省蓝色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王际英, 李宝山, 宋志东, .

地源热泵技术在海水工厂化养殖系统中的应用

[J]. 渔业现代化, 2011, 38(1):12-14,18.

[本文引用: 1]

延树立, 邓春祥, 隋华亭, .一种采用EPS模块建造的保温养鱼池:06284143U[P].2017-06-30.

[本文引用: 1]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水产养殖节能减排实用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5.

[本文引用: 1]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现代水产养殖趋势特征及典型模式[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8.

[本文引用: 1]

王清印. 多营养层次的海水综合养殖[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1.

[本文引用: 1]

方建光, 李钟杰, 蒋增杰, .

水产生态养殖与新养殖模式发展战略研究

[J]. 中国工程科学, 2016, 18(3):22-28.

[本文引用: 1]

Neori A, Chopin T, Troell M, et al.

Integrated aquaculture:rationale,evolution and state of the art emphasizing seaweed biofiltration in modern mariculture

[J]. Aquaculture, 2004, 231(1-4):361-391.

[本文引用: 1]

Martínez-Porchas M, Martínez-Córdova L R, Porchas-Cornejo M A, et al.

Shrimp polyculture:a potentially profitable,sustainable,but uncommon aquacultural practice

[J]. Reviews in Aquaculture, 2010, 2(2):73-85.

[本文引用: 1]

方建光, 唐启升.

实施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构建海洋生态安全屏障

[C]//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江苏省农林厅,苏州市人民政府.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 北京: 中国农学会,2008:1.

[本文引用: 1]

李凯, 尹相菡, 景福涛, .

海水池塘虾-蟹-贝多品种生态高效养殖实例

[J]. 河北渔业, 2017(9):31-32,35.

[本文引用: 1]

相昌慧, 董济军, 侯仕营, .

威海市碳汇渔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J]. 中国水产, 2017(6):42-44.

[本文引用: 1]

唐启升, 方建光, 张继红, .

多重压力胁迫下近海生态系统与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

[J]. 渔业科学进展, 2013, 34(1):1-11.

[本文引用: 1]

石建高, 余雯雯, 卢本才, .

中国深远海网箱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J]. 水产学报, 2021, 45(6):992-1005.

[本文引用: 1]

石建高, 周新基, 沈明. 深远海网箱养殖技术[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9.

[本文引用: 1]

黄太寿.

我国深水网箱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J]. 中国水产, 2006(5):12-13.

[本文引用: 1]

罗茵, 方琼玟, 孔一颖, .

山东海洋牧场装备盘点“牧渔耕海”不再是梦

[J]. 海洋与渔业, 2019(2):60-65.

[本文引用: 1]

刘永新, 方辉, 来琦芳, .

我国盐碱水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J]. 中国工程科学, 2016, 18(3):74-78.

[本文引用: 1]

董红云, 朱振林, 李新华, .

山东省盐碱地分布、改良利用现状与治理成效潜力分析

[J]. 山东农业科学, 2017, 49(5):134-139.

[本文引用: 1]

王德洪, 罗爱国, 刘德荣, .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德州市以渔改碱情况调查

[J]. 中国渔业经济, 2006(5):68-69.

[本文引用: 1]

王淑生.

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135”二茬分级接续养殖技术

[J]. 科学养鱼, 2019(6):29-30.

[本文引用: 1]

Brown T W, Hanson T R, Chappell J A, et al.

Economic feasibility of an in-pond raceway system for commercial catfish production in West Alabama

[J].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Aquaculture, 2014, 76(1):79-89.

[本文引用: 1]

Brown T W, Chappell J A, Boyd C E.

A commercial-scale,in-pond raceway system for Ictalurid catfish production

[J].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 2011, 44(3):72-79.

[本文引用: 1]

张振东, 肖友红, 范玉华, .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发展现状简析

[J]. 中国水产, 2019(5):34-37.

[本文引用: 1]

李凯.

山东省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主要模式及减排分析

[J]. 科学养鱼, 2019(7):81-82.

[本文引用: 1]

姜绪, 马惠, 赵庆雷, .

山东省稻虾综合种养现状与发展建议

[J]. 山东农业科学, 2019, 51(12):148-151.

[本文引用: 1]

李可心, 朱泽闻, 钱银龙.

新一轮稻田养殖的趋势特征及发展建议

[J]. 中国渔业经济, 2011, 29(6):17-21.

[本文引用: 1]

马达文, 钱静, 刘家寿, .

稻渔综合种养及其发展建议

[J]. 中国工程科学, 2016, 18(3):96-100.

[本文引用: 1]

李凯.

山东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概况及对策

[J]. 中国水产, 2018(8):35-37.

[本文引用: 1]

关长涛, 杨正勇, 王启要, .

大菱鲆产业发展报告

[J]. 中国水产, 2021(1):22-35.

[本文引用: 1]

宋迁红.

2020年小龙虾产业情况分析及2021年养殖建议

[J]. 科学养鱼, 2021(5):20-23.

[本文引用: 1]

韩枫, 常志强, 高勇, .

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简析

[J]. 水产养殖, 2021, 42(4):24-30.

[本文引用: 1]

金刚, 俞振华, 徐朝辉.

水产健康生态养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渔业致富指南, 2007(11):14-17.

[本文引用: 1]

李凯, 景福涛, 尹相菡, .

山东省养殖渔业经营主体现状及对策建议

[J]. 中国水产, 2015(11):40-43.

[本文引用: 1]

王玮, 张祝利, 丁建乐.

我国水产标准化体系发展现状及建议

[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0(3):29-31.

[本文引用: 1]

王雪光, 于秀娟.

我国渔业标准化的现状及发展

[J]. 农业质量标准, 2009(4):22-24.

[本文引用: 1]

韩刚, 许玉艳, 刘琪, .

科学制定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标准的思考与建议

[J].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9, 9(5):55-60.

[本文引用: 1]

倪国江, 韩立民.

我国海洋渔业的现代化及其科技发展对策

[J]. 中国渔业经济, 2009, 27(5):74-79.

[本文引用: 1]

刘勤, 王雅菲.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渔民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J].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0, 35(4):252-256.

[本文引用: 1]

张丽平, 匡柏林.

新形势下渔民培训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

[J]. 中国水产, 2017(4):53-54.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