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渔业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 分享到:

渔业研究, 2022, 44(5): 492-499 DOI: 10.14012/j.cnki.fjsc.2022.05.008

论文与报告

准噶尔雅罗鱼原种的采捕、暂养、运输和救治

宋明波,1, 时春明1, 贺疆滔1, 蔡林钢1, 姚勇2, 刘延1, 牛建功,1,*

1.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农业部西北地区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2.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水产处,新疆 博州 833400

Study on the methods of original species fishing,temporary culture, transportation and treatment of Leuciscus merzbacheri

SONG Mingbo,1, SHI Chunming1, HE Jiangtao1, CAI Lingang1, YAO Yong2, LIU Yan1, NIU Jiangong,1,*

1. Scientific Observing and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Fisher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Northwest China,Ministry of Agriculture,Xinjiang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Urumqi 830000,China

2. Fisheries Department of Bortala Mongol Autonomous Prefecture,Bole 833400,China

通讯作者: 牛建功(1985-),男,高级工程师,从事渔业资源生物学研究.E-mail:njg20008@163.com

收稿日期: 2022-03-25  

基金资助: 农业农村部西北地区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开放基金(2019ZD01)
农业农村部“西北地区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专项

Received: 2022-03-25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宋明波(1982-),男,高级工程师,从事鱼类养殖繁育研究.E-mail:smb12369@163.com

摘要

为探索准噶尔雅罗鱼最佳的异地迁移方法,积极开展种质资源保护,本研究采用地笼网、拦河网和围网进行采捕,放入微型土池、水泥池、网箱等3种暂养池暂养,再利用帆布水箱、铁制水箱和鱼苗袋将暂养后的原种长距离运输到新疆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经采用氯化钠、聚维酮碘和高锰酸钾救治后进行驯养。结果显示:在精河入艾比湖三角洲区域,围网捕捞成活率可达97.47%;网箱暂养成活率高达92.86%;鱼苗袋充氧降温运输,成活率可达97.17%;在救治方面,采用15~20 mg/L高锰酸钾溶液药浴20~30 min,能起到更好的杀菌消毒和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保证成活尾数。3年共计采捕准噶尔雅罗鱼原种534尾,经驯化保种195尾,最终存活率为36.52%,成功地进行异地迁移,为今后规模化开展苗种繁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 准噶尔雅罗鱼; 采捕; 围网; 网箱暂养; 鱼苗袋; 救治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best method of heterologous migration of Leuciscus merzbacheri,and actively carry out the protec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cage net,river net and purse seine were used to collect fish and put them into three kinds of temporary ponds:micro-soil pond,cement pond and net cage in the present study.The seeds were transported to the Aquatic Wildlife Rescue Center of Xinjiang for a long distance using canvas water tanks,iron water tanks and fish fry bags,and were treated with sodium chloride,povidone iodine and potassium permanganate for domestic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vival rate of purse seine fishing was the highest(97.47%),that of cage culture was the best(92.86%),that of transportation of fish fry bag with oxygen and cooling was the highest(97.17%).Using 15-20 mg/L potassium permanganate solution and medicated bath for 20-30 minutes,the effect of sterilization and wound healing could be improved,and the number of survivors could be ensured.A total of 534 original species were collected in three years,195 were domesticated and preserved,and the final survival rate was 36.52%.The successful relocation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large-scale propagation of seedlings.

Keywords: Leuciscus merzbacheri; capture; purse seine; cage temporary culture; fish fry bags; cure

PDF (2282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宋明波, 时春明, 贺疆滔, 蔡林钢, 姚勇, 刘延, 牛建功. 准噶尔雅罗鱼原种的采捕、暂养、运输和救治[J]. 渔业研究, 2022, 44(5): 492-499 DOI:10.14012/j.cnki.fjsc.2022.05.008

SONG Mingbo, SHI Chunming, HE Jiangtao, CAI Lingang, YAO Yong, LIU Yan, NIU Jiangong. Study on the methods of original species fishing,temporary culture, transportation and treatment of Leuciscus merzbacheri[J]. Journal of Fujian Fisheries, 2022, 44(5): 492-499 DOI:10.14012/j.cnki.fjsc.2022.05.008

准噶尔雅罗鱼(Leuciscus merzbacheri)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属,为我国特有种,曾广泛分布于玛纳斯河、奎屯河、精河、博尔塔拉河和艾比湖等水域。近几十年来,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准噶尔雅罗鱼生存环境被恶化,其中艾比湖水质的盐化(现盐度为70~140 g/L)迫使其迁栖至艾比湖的入湖三角洲低洼坑塘或河道中,分布范围骤缩,现仅存于精河入艾比湖三角洲和奎屯河入艾比湖河口[1-3]。1998年准噶尔雅罗鱼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列为易危物种[4],2019年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为Ⅰ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因此,迫切需要加强保护准噶尔雅罗鱼原种,以避免其走向灭绝,而迁地保护是当前濒危物种保护的主要手段,对鱼类而言,捕获、运输是进行迁地保护的基本途径[5]。迄今为止,国内学者仅在准噶尔雅罗鱼的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和分类学等方面做过研究[2-3,6],而对准噶尔雅罗鱼的异地迁移和种质资源保护未作报道。准噶尔雅罗鱼栖息地处于阿拉山口风道区,自然条件恶劣,采捕、运输和救治原种均不易[7];再加上不适宜的作业方式和效果不佳的储运活体方法,导致鱼体机械性损伤严重、原种成活率低,若随意迁移,非但不能保护资源,反而是破坏资源,得不偿失[8]。为克服阿拉山口不利的自然条件,本研究拟采用不同的采捕、暂养、运输和救治方法,探索其相对具有成效的迁移方式,切实解决准噶尔雅罗鱼异地迁移的技术难题,大幅度提高引种成活率和救治成活尾数,为今后该物种的异地迁移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设备

1.1.1 消毒药品

氯化钠、高锰酸钾均为国产分析纯;10%聚维酮碘溶液、三氯异氰尿酸(有效氯含量在90%以上)、辛硫磷溶液(有机磷含量在90%以上)和溴氯海因(纯度≥98%)均为渔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1.2 采捕器材

使用的地笼网(网目尺寸为0.45 mm,规格为5.0 m×0.4 m×0.4 m)和拦河网(网目尺寸为0.45 mm,规格为3.0 m×2.0 m×1.0 m)均购自五家渠渔具店;围网(为尼龙绳编制,由取鱼部和定置网组成,网目尺寸为1.00 cm,规格为50.0 m×3.0 m×3.5 m)为博州水产处借用的网具。

1.1.3 暂养池

暂养池包括微型土池(60 m2)、水泥池(30 m2)、网箱(25 m2)。

1.1.4 运输设备

运输设备包括帆布水箱(规格为120 cm×80 cm×80 cm,配备充氧装置)、铁制水箱(规格为120 cm×80 cm×80 cm,配备充氧装置)和鱼苗袋(60 cm×40 cm×30 cm,充氧降温)。

1.1.5 其他

其他设备包括游标卡尺、体视显微镜(SDPTOP-SZN71)、便携式溶氧测定仪(HACH LDOTM,美国哈希公司)。

1.2 采样地点

2016—2018年,按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9]进行准噶尔雅罗鱼的采捕,在精河入艾比湖三角洲建立3个准噶尔雅罗鱼原种采捕点,分别为精河入艾比湖三角洲(44°48'36″N、82°54'18″E)、精河入艾比湖三角洲河口处(44°47'45″N、82°53'39″E)、精河水湾处(44°46'13″N、82°52'51″E)(图1),采样点之间大约相距4 km。采样点位于精河县茫丁乡,海拔约194 m,是准噶尔盆地的较低处,为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地表和地下水的汇集中心,河岸带植被多为红柳灌木。

图1

图1   准噶尔雅罗鱼采样地点位置图

注:1.精河入艾比湖三角洲;2.精河入艾比湖三角洲河口处;3.精河水湾处。

Fig.1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sampling sites for Leuciscus merzbacheri

Notes:1.Jinghe flows into the Ebinur Lake Delta area;2.Jinghe flows into the estuary of Ebinur Lake Delta;3.Jinghe River bend.


1.3 方法

1.3.1 采捕

根据准噶尔雅罗鱼的生活习性,分别于2016年4—5月(水温范围3~22℃,季风多,风沙大,早晚温差大)、2017年9—10月(水温范围18~25℃,季风多,干燥)、2018年4—5月(水温范围 4~20℃,季风多,风沙大,早晚温差大)使用地笼网、拦河网和围网在采捕点进行采捕试验,以鱼类成活率和采捕数量作为衡量指标。地笼网主要在精河水湾处(图1★3)和精河入艾比湖三角洲(图1★1)挂绳投放,每3~4 h取一次;拦河网主要架设在精河入艾比湖三角洲河口处(图1★2),每3~4 h取一次;围网主要投放在精河入艾比湖三角洲(图1★1),每天取一次。收集的准噶尔雅罗鱼原种转运至精河县渔业技术推广站收集暂养。

1.3.2 暂养

暂养前期,采用三氯异氰尿酸或溴氯海因对暂养微型土池、水泥池、网箱及水体进行消毒。将捕获的准噶尔雅罗鱼放入微型土池(暂养密度为10 ind/m2)、水泥池(暂养密度为10 ind/m2)、网箱(暂养密度为10 ind/m2,设置在精河入艾比湖三角洲水域,为尼龙绳编制,网目尺寸为0.85 mm,规格为5.0 m×5.0 m×1.5 m)进行暂养,暂养期间投喂麦穗鱼和黄鱼幼鱼(规格2~3 cm),以鱼类暂养成活率为衡量指标。

1.3.3 运输

精河县渔业技术推广站距新疆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大约530 km,运输需耗时间为10~11 h,设有帆布水箱(100 ind/m3)、铁制水箱(100 ind/m3)、和鱼苗袋(1 ind/L)运输,使用溶氧测定仪测定3种运输工具中水体的溶解氧浓度(8.0~9.5 mg/L),以鱼类暂养成活率为衡量指标。

1.3.4 救治

采用氯化钠、高锰酸钾、聚维酮碘3种药物进行救治,以救治成活尾数作为衡量指标。使用辛硫磷溶液杀灭鲤锚头鳋(Lernaea cyprinacea),以鱼体体表和鳃部无鲤锚头鳋为衡量指标。

1.4 数据处理

鱼体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在舜宇体视显微镜进行鲤锚头鳋的观察和拍照,用软件MVImage vt测定形态数据,数值精确到0.01 cm,测量后的数据经过物镜倍率调节得出准确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准噶尔雅罗鱼不同采捕方式的效果

2016年4—5月、2017年9—10月、2018年4—5月使用地笼网、拦河网和围网在采捕点累计捕获的准噶尔雅罗鱼为534 尾,体长范围为6.34~23.32 cm,体质量范围为4.83~125.34 g(表1)。各网具采捕准噶尔雅罗鱼的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准噶尔雅罗鱼的采捕情况

Tab.1  The fishing situation of Leuciscus merzbacheri

捕捞工具
Catching gear
捕获时间
Catching time
捕获数量总和/尾
Total catch
number/ind
规格 Specifications
2016-04—
2016-05
2017-09—
2017-10
2018-04—
2018-05
体长范围/cm
Body length range
体质量范围/g
Body mass range
地笼网 Cage net91832596.34~20.324.83~111.88
拦河网 River net11643/1598.38~21.756.54~110.76
围网 Purse seine/572593167.89~23.325.75~125.34
总计 Total125118291534--

注:“/”表示未开展此方式采捕。

Note:“/” indicated this method had not been used.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采捕后准噶尔雅罗鱼成活411 尾,总成活率为76.96%,死亡123 尾,总死亡率为23.04%;地笼网成活率为54.24%;拦河网死亡尾数超过半数,仅存活44.65%;围网存成活率为97.47%(表2)。各网具捕获的准噶尔雅罗鱼的损伤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准噶尔雅罗鱼的捕获成活率

Tab.2  The capture survival rate of Leuciscus merzbacheri

捕鱼工具
Catching
gear
捕获数量/尾
Catch fish
number/ind
死亡尾数/尾
Mortality/ind
死亡率/%
Mortality
rate
成活尾数/尾
Survival
/ind
成活
率/%
Survival
rate
捕获损伤情况
The injuries and losses
地笼网
Cage net
592745.763254.24受水质、气候的影响,笼捕作业不方便,在困鱼时间内鱼的肌肉和内脏器官损伤严重,死亡数量大
拦河网
River net
1598855.357144.65河口水流湍急、冲击力较强,导致鳞片大量脱落、体表溃烂,严重时造成脏器损坏,死亡数量大
围网
Purse seine
31682.5330897.47围网操作简单,鱼体不易受伤,死亡数量小
总计 Total53412323.0441176.96-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2.2 准噶尔雅罗不同暂养方法的成活率

微型土池、水泥池、网箱暂养的成活率分别为81.18%、78.33%、92.86%(表3)。相较于微型土池和水泥池,网箱暂养水体循环好、透明度高,便于观测和救治。

表3   准噶尔雅罗鱼的暂养效果

Tab.3  The temporary rearing effect of Leuciscus merzbacheri

环境类型
Culture environments
暂养时间
Temporary
rearing time
暂养天数/d
Temporary
rearing time
面积/
m2
Area
水深/m
Water
depth
暂养尾数/尾
Temporary
rearing
number/ind
成活尾数/尾
Survival
number/ind
成活率/%
Survival
rate
微型土池 Micro-soil pond2016-04—2016-0513601.2856981.18
水泥池 Cement pond2017-09—2017-1015301.2604778.33
网箱 Net cage2018-04—2018-051290.826624792.86
总计 Total----41136388.32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2.3 准噶尔雅罗鱼不同装运方式的运输效果

采用帆布水箱运输准噶尔雅罗鱼,鱼体碰撞严重,口缘擦伤,体表溃烂,出现死亡个体;采用铁制水箱运输,鱼体碰撞也很严重,鳍条断裂、肌肉破损,导致准噶尔雅罗鱼感染水霉并继发感染赤皮病,最终全部死亡;采用鱼苗袋充氧降温运输,只有少量鱼体鳞片脱落、口缘擦伤。帆布水箱、铁制水箱和鱼苗袋运输成活率分别为78.26%、0%、97.17%(表4)。

表4   准噶尔雅罗鱼的运输情况

Tab.4  The transportation of Leuciscus merzbacheri

运输日期
Fish transported
date
路程/km
(时间/h)
Distance/time
数量/尾
Number/ind
装鱼用具
Fish containers
损伤情况
The injuries
and losses
成活尾数/尾
Survival number
/ind
成活
率/%
Survival
rate
2016-04—2016-05皮卡车
530(10~11)
69帆布水箱鱼体碰撞严重,口缘擦伤,体表溃烂,出现死亡个体5478.26
2017-09—2017-1047铁制水箱鱼体碰撞严重,鳍条断裂,肌肉破损,感染水霉并继发感染赤皮病,内脏器官破损,全部死亡00
2018-04—2018-05247鱼苗袋少量鱼体鳞片脱落,口缘擦伤24097.17
总计 Total-363--29480.99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2.4 准噶尔雅罗鱼的救治方法

2.4.1 机械损伤的救治

2016年与2018年由精河县运至新疆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准噶尔雅罗鱼原种分别为54 尾和240尾,共计294尾,鱼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机械性损伤,包括少量鳞片脱落、口缘擦伤、鳍条断裂、肌肉破损等,驯养到2019年开春成活195 尾(表5)。根据相同的救治尾数条件,随机分组,不同药物救治的成活尾数依次为高锰酸钾>聚维酮碘>氯化钠,表明15~20 mg/L高锰酸钾溶液药浴20~30 min可促进准噶尔雅罗鱼的鱼体表伤口的消炎和愈合,减少病菌感染,此外,其在处理准噶尔雅罗鱼原种体表较轻的外伤和轻度溃疡时也较为有效。

表5   准噶尔雅罗鱼杀菌消毒的成效

Tab.5  Efficacy of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of Leuciscus merzbacheri

时间
Time
药物名称
Drug name
药物浓度
Drug concentration
药浴或涂抹病鱼Drug bath or smear of sick fish
药浴时间/min
Medicine time
救治尾数/尾
Number of fish
treatecl/ind
救治成活尾数/尾
Number of fish
cured/ind
2016-05氯化钠30~35 g/L15~20185
聚维酮碘0.45~0.75 mL/m315~20186
高锰酸钾15~20 mg/L20~301810
2018-05氯化钠30~35 g/L15~208034
聚维酮碘0.45~0.75 mL/m315~208063
高锰酸钾15~20 mg/L20~308077
总计 Total--294195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2.4.2 鲤锚头鳋的治疗

运输到新疆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准噶尔雅罗鱼原种的体表(图2-f图2-h)和鳃部(图2-g)均有少量的鲤锚头鳋寄生。为有效杀灭鲤锚头鳋,本试验采用辛硫磷溶液进行浸泡,配制药物浓度为0.035 mL/m3,在10 m3帆布池内连续浸泡5 d,经体表和鳃部检查到虫体大部分脱落,之后间隔10 d,再继续使用相同浓度的辛硫磷溶液连续浸泡5 d。采用此方法能够完全杀灭鲤锚头鳋,体表和鳃部的虫体能全部脱落,病灶部位红肿点也逐渐消退,并且195尾准噶尔雅罗鱼原种未出现个体死亡。

图2

图2   准噶尔雅罗鱼原种围网采捕与救治

注:a.采捕受伤的准噶尔雅罗鱼原种;b.受伤部位高锰酸钾涂抹消毒;c.艾比湖三角洲围网采捕;d.围网捕获准噶尔雅罗鱼原种;e.体视显微镜下的鲤锚头鳋(体长1.04 cm);f.背鳍寄生鲤锚头鳋;g.鳃部寄生鲤锚头鳋;h.背鳍寄生鲤锚头鳋。

Fig.2   The capture and treatment of original species by purse seine for Leuciscus merzbacheri

Notes:a.The original species of Leuciscus merzbacheri injured in capture;b.Applying potassium permanganate to disinfect the injured part;c.Purse seine of Jinghe flows into the Ebinur Lake Delta area;d.The original species of Leuciscus merzbacheri captured by purse seine;e. Lernaea cyprinacea (body length 1.04 cm)under the microscope;f.Lernaea cyprinacea on fish dorsal fin;g.Lernaea cyprinacea on gill;h.Lernaea cyprinacea on dorsal fin.


3 讨论

3.1 采捕网具的选取

本文采用3种方式在春、秋季进行采捕,准噶尔雅罗鱼成活率依次为围网(97.47%)、地笼网(54.24%)、拦河网(44.65%),围网成活尾数最多,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采取地笼网和拦河网采捕的方式,采捕难度大,收集的原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机械性损伤,易破坏种质资源,对后期暂养和运输也会埋下隐患。对于准噶尔雅罗鱼种质资源极度匮乏的现状,建议不采用地笼网和拦河网。而在精河入艾比湖三角洲内的敞水区域设置围网(图2-c),收集速度快,操作方便,鱼体损伤小(图2-a),数量多(图2-d),且不会捕捞到较小的幼鱼,有利于生态资源的保护,建议采用。究其原因,可能与围网的构造有关,即取鱼部较为宽敞,定置网宽大,均有利于准噶尔雅罗鱼的活动和暂养,且不易伤鱼;也可能是此区域饵料较为丰富、水域宽阔,适宜准噶尔雅罗鱼原种的生存。因此,提高准噶尔雅罗鱼原种的成活率在于选择适宜的采捕季节、最佳的采捕网具、良好的作业水域,以及操作中注意减缓起网速度以避免机械性损伤等关键因素。同时,也表明了精河入艾比湖三角州确实为准噶尔雅罗鱼产卵、觅食、越冬最佳的种质资源保护区域。

3.2 暂养方式的确定

暂养是提高运输成活率、提高鱼活力的重要环节[10],准噶尔雅罗鱼原种暂养属于边采集边驯养的阶段,这期间需确保营养及时供应、做好病害防治措施和保证水体环境良好等[11]。在相同的投喂条件下,病害防治和良好的水体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微型土池和水泥池相对较封闭,不易针对性地检查鱼体情况和进行病害防治,其水质的调节方式也只能人为更换,可能引起鱼体损伤;而网箱设置在精河入艾比湖三角洲水域,其水体流通性好,水质清洁,便于饲喂,回捕操作方便,不易造成二次伤害,保证了原种的基本体质,成活率相对较高,因此,建议准噶尔雅罗鱼较为适宜的暂养方法为网箱养殖。

3.3 运输方法的选择

铁制水箱内准噶尔雅罗鱼受到较大的振动胁迫,应激反应强烈,主要表现为鱼体急躁、紧张、撞壁等现象,致使鱼体在运输中擦伤或鳍条硬棘可能刺破相邻鱼体肌肉,鱼体发炎溃烂,最终导致准噶尔雅罗鱼感染水霉并继发感染赤皮病而全部死亡。铁制水箱除易损伤机体外,还会因运输产生的环境胁迫使运输水质急剧恶化,引发的振动频率会对鱼的生理生化特征产生影响,且随着振动频率的加剧而增强。运输后鱼的呼吸频率比正常状态低,这可能是因为振动胁迫导致运输鱼类的心肌受损,受损程度随振动频率的加强而加剧,振动频率越高,呼吸频率则越低[12],这也是铁制水箱对运输不利的因素之一。帆布水箱相对铁制水箱条件稍好,但也存在振动胁迫和擦伤、刺伤鱼体等不利因素。鱼苗袋装水运输根据运输鱼类的种类、规格、运输时间等确定装水量和充气量,然后同纸箱或泡沫箱装箱运输,有时联合采用降低水温或辅助麻醉等方法,以提高鱼类的运输量和存活率[13-14],准噶尔雅罗鱼在鱼苗袋内受到的振动胁迫较小,鱼体缓慢游动,性情温和,损伤较小,在本试验中其运输成活率高达97.17%,因此建议采用鱼苗袋充氧降温(12~15℃)的方式进行运输。

在活鱼运输效果的研究中,经常用到鱼用麻醉剂MS-222。其具有易溶于水、见效快、复苏时间短,且对处理过的水产品及人体接触均无毒害作用等优点,是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能用于食用鱼的麻醉剂[15]。今后可进一步探索麻醉剂MS-222对于提高准噶尔雅罗鱼原种运输成活率的影响。

3.4 救治措施的考量

准噶尔雅罗鱼原种的杀菌消毒和救治也是异地迁移的一个重要环节。经采捕和运输的原种,体表常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若不能及时进行体表消毒和治疗,会引起继发感染,使亲鱼体表充血发炎,肌肉溃疡,甚至糜烂而病发死亡[16]。但药物具有两面性,它的毒性作用也可能危害所需治疗的鱼类,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需选用对病原体杀灭力强而对鱼体毒性低的药物。因此选择正确的药物、恰当的药物浓度、采取有效的救治方法成为救治的关键所在。在救治准噶尔雅罗鱼原种时,选择15~20 mg/L浓度高锰酸钾溶液、药浴有效作用时间20~30 min,除了能直接杀灭寄生在鱼体表的病原生物外,还能通过患病部位和鳃部被鱼体吸收,在此安全浓度和药浴时间内,高锰酸钾溶液对准噶尔雅罗鱼无毒副作用。曹顶臣等[17]在采捕救治野生哲罗鱼(Hucho taimen)时,同样采用10 mg/L高锰酸钾擦抹鱼体头后部位、鳍条与尾柄处(图2-b),获得的成效也同样显著。

本次试验未考虑使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溶液等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原因是采捕的准噶尔雅罗鱼原种体质较弱,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作用下,易导致鱼体产生大量黏液[18],机体生理失衡,不久便死亡。氯化钠溶液对体质较弱的原种刺激性也较强,也不适用于准噶雅罗鱼原种的杀菌消毒作业。而聚维酮碘溶液作为低效低毒消毒剂,对鱼体的杀菌消毒不彻底或药效不显著,会使鱼的受伤部位极易感染水霉[17]。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易溶于水,产生新生态氧,快速氧化细菌蛋白使其失活,从而杀灭细菌[19]。在本次药物筛选中,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对鱼体运输中机械损伤的部位进行药浴消毒,不仅刺激性小,而且可促进鱼体表伤口的消炎和愈合,更避免了异地病菌的传入,还具有携带与使用方便、治愈疗效较为显著等优点。

鲤锚头鳋(Lernaea cyprinacea)病是一种侵袭性鱼病,广泛分布于全国江河、湖泊、池塘等,只有雌虫才寄生在鱼体上。被鲤锚头鳋寄生的患病鱼,头角钻入处红肿,形成“红结节”,被寄生的鱼烦躁不安,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游动迟缓,部分寄生虫可能通过其头部钻入寄主内腔,从而引起鱼的大量死亡[20]。辛硫磷是我国水产养殖中被广泛使用的杀虫剂,在防治指环虫(Dactylogyrus)、车轮虫(Trichodina)等寄生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1]。在安全浓度范围内,间断使用辛硫磷溶液可有效杀灭寄生于准噶尔雅罗鱼体表和鳃部的鲤锚头鳋,且未出现死亡个体。同时发现,鲤锚头鳋主要危害1+龄以上的准噶尔雅罗鱼原种,其寄生在鱼体的背鳍、鳃部及下颌等。因此,在今后的养殖中需注意防治1+龄以上鱼种的鲤锚头鳋病。

参考文献

李思忠, 戴定远, 张世义, .

新疆北部鱼类的调查研究

[J]. 动物学报, 1996, 18(1):41-56.

[本文引用: 1]

胡文革, 王金富, 盛金良, .

新疆3种雅罗鱼属鱼类mtDNAD-loop多态性及起源分化分析

[J]. 遗传, 2003, 25(4):414-418.

[本文引用: 2]

蔡林钢, 李红, 韩生玮, .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河流生态与鱼类资源[M]. 乌鲁木齐: 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61-72.

[本文引用: 2]

乐佩琦, 陈宜瑜. 中国濒危动物(鱼类)红皮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29-31.

[本文引用: 1]

郭炎, 张人铭, 蔡林钢. 新疆鱼类志[M]. 乌鲁木齐: 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77-79.

[本文引用: 1]

霍堂斌, 马波, 唐富江, .

新疆3种雅罗鱼生长模型的比较研究

[J]. 水产学杂志, 2008, 21(2):8-14.

[本文引用: 1]

宋明波, 胡江伟, 李晓东, .

准噶尔雅罗鱼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

[J]. 渔业研究, 2021, 43(5):472-479.

DOI      [本文引用: 1]

为了更好地救护和增殖中国特有易危物种准噶尔雅罗鱼,在水温(21.0±1.5)℃条件下,利用人工采卵授精法获得准噶尔雅罗鱼初孵仔鱼进行饥饿试验,确定仔鱼不可逆点(PNR),研究投饵对仔鱼的生长、发育和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准噶尔雅罗鱼仔鱼3日龄开口摄食,开始营外源性营养,仔鱼卵黄囊于5日龄已基本被消耗完毕,混合营养期仅维持2 d,属于易遭受饥饿胁迫鱼类;2)初次摄食率为36.0%,初次摄食率最高在7日龄,可达96.6%,PNR出现在仔鱼孵化后的9~10日龄,3日龄后饥饿组对仔鱼卵黄囊的吸收速度影响极显著(P<0.01)。仔鱼具有摄食能力仅6~7 d,在到达PNR后3 d左右饥饿组即全部死亡,其耐受饥饿能力较差;3)在饥饿胁迫条件下的仔鱼对卵黄囊的吸收进程慢于正常对照组仔鱼,5日龄后饥饿对仔鱼体长影响显著(P<0.05),饥饿组仔鱼6日龄生长发育出现负增长,7日龄开始出现脊索弯曲、腹部凹陷、胸角,集群性、初次摄食力均与饥饿时间呈负相关,并且表现出一系列明显的由饥饿导致的形态和行为学特征。

任波, 任慕莲, 张人铭, .

扁吻鱼成鱼的采捕与运输

[J]. 水产学杂志, 2006, 19(1):47-51.

[本文引用: 1]

张觉民, 何志辉. 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1.

[本文引用: 1]

王丁旺, 何华先, 何香先, .

活鱼暂养池的研发及应用

[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 33(2):235-236.

[本文引用: 1]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张人铭, 于山江·玉素浦, .

伊犁河欧鲇采捕及短距运输和就地暂养技术研究

[J].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52(5):961-968.

[本文引用: 1]

王利娟. 大口黑鲈保活运输的研究[D].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学, 2015:25-26.

[本文引用: 1]

Iwam G W, Pickering A D, Sumpter J P, et al. Fish Sterss and Health in Aquaculture[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35-72.

[本文引用: 1]

Popovic N T, Strunjak-Perovic I, Coz-Rakovac R, et al.

Tricaine methane-sulfonate(MS-222)application in fish anaesthesia

[J]. Journ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 2012, 28(4):553-564.

[本文引用: 1]

丁亚涛, 汪之和, 王林林, .

MS-222对鳊鱼麻醉保活运输效果的研究

[J]. 水产科学, 2019, 38(3):296-304.

[本文引用: 1]

陈昌福, 陈萱. 淡水养殖鱼类疾病与防治手册[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2:70-82.

[本文引用: 1]

曹顶臣, 徐伟, 尹家胜, .

野生哲罗鱼的采捕及运输技术

[J]. 水产学杂志, 2003, 16(1):43-46.

[本文引用: 2]

马燕武, 任波, 张人铭, .

扁吻鱼鱼苗寄生虫病防治试验

[J]. 水产学杂志, 2006, 19(1):43-46.

[本文引用: 1]

刘银华, 何国森, 钱毅, .

5种常用消毒剂对锦鲤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J]. 渔业研究, 2019, 41(1):70-74.

[本文引用: 1]

吴海荣, 周春霞, 黄爱军, .

春季顽固性草鱼锚头鳋病的治疗

[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5):120-121.

[本文引用: 1]

汤施展, 陈中祥, 白淑艳, .

5种水产药物对虹鳟幼鱼的急性毒性

[J]. 水产学杂志, 2015, 28(6):33-37.

[本文引用: 1]

/